对于天河区、老三区的学生来说,想读公办高中的难度明显比外区的要求要高,天河区没第四批公办学校可报,老三区也只有西关培英、13中在第四批招生,且录取分数线也不低。而反观其他区,第四批均有公办高中可选,且录取分数线较低,于是部分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读公办普高,就动了心思, 能否将孩子的户口签到南沙等区升学以达到更容易读普高的目的呢?
所以通过迁户籍是可以多一个升学选择的。
一、跨区报考和报考外区学校是怎么回事? 跨区报考 户籍学籍不在同一区的学生,选择跟户籍报考,就是跨区报考。 户籍学籍不在同一区,默认是跟学籍报考的。 选择跨区报考只要在中考报名时打钩就行。选择跟户籍区报考,在第一三四批录取时,是和本区生同等待遇的。 报考外区学校 第三批招生的高中学校,绝大多数是有外区招生计划的,但有比例限制,招外区生不得超过总招生计划的15%。具体比例由各区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报考升学区外的其他区的公办高中,就是以外区生升学。 老三区、天河区的生源质量好,区内公办学校录取分数线也相对较高,部分成绩没优势的学生只能报考外区的学校才能有机会录取。 二、报考外区学校录取分数线会不会比本区的要高? 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含经批准可面向外区招生的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新建普通高中)可将不超过 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户籍生(含政策性照顾学生)招生。 【注:2024年外区生招生比例有可能会有变化,以官方文件为准】 第三批投档时,本区与外区考生同时投档。当外区考生投档数已达到面向外区招生最大计划数时,就不再投外区考生。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计划均面向本区招生,所以不安排外区招生计划。 某所学校如果外区生报考人数多,超过外区生的计划,于是有些区属高中外区生的录取分数线就比本区生要高,甚至高出几十分。 外区生是否一定比本区生的录取分数线要高? 也未必的。很多学校本区生和外区生的录取门槛大致相当。从部分学校户籍生录取情况看,外区生的最低分数和同分序号和户籍生是一样的,证明户籍生录到最低分数的学生是外区生而不是本区生。 三、部分学校外区生录取分析 下表是我根据官方2023年第三批的录取数据整理的部分高中外区生的录取情况。
注: 外区生录取分数线是招办从户籍生录取情况里抽取出来,供大家报考时参考用。 从上表看到, 部分高中的户籍生录取分数线明显比外区生录取分数线要低。 外区生比本区生高一个梯度的学校有: 越秀的 17中 ; 天河的 奥林匹克中学 ; 番禺的 番禺实验、洛溪新城、大龙中学 ; 南沙的 东涌、南沙华附、南沙广附 ; 从化的 从化五中 ; 增城的 新塘中学 。 还有 部分学校外区生和本区生虽然是同一梯度,但分数线不一样或最低分数是同一梯度但末位考生录到不同的志愿序号。 下面简单举例,如有兴趣可对照上表参详一下。 16中本部 ,本区生最低分数是695分,外区生要708分。 北师大广实 ,本区生最低分数是675,录到第三志愿的691,外区生最低分数是687,只录第二梯度线上第一志愿。 四、申请跨区报考能否报考名额分配 区属学校的名额分配,只与学籍有关,和是否跨区生无关。 意思是选择跟户籍以跨区生资格报考,在第二批的名额分配同样可以报考学籍学校分配到的名额。 跨区 报考 的考生在第一、三、四批的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地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第二批的报考范围和学籍学校的考生相同。 五、申请跨区报考最迟要什么时候搞掂户口? 2023年的中考报名通知提到: 选择按户籍所在区升学的考生须在2023年4月30日前申报跨区生资格。 也就是说,只要在4月30日前搞掂户口迁移,还是可以重新申请跨区报考的。 六、是否申请跨区报考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在考虑是否选择以户籍跨区升学这个问题上,主要应该从 自己的成绩层次 及 想选择哪些学校报考 这两个方面考虑。 1、从学生的成绩层次考虑 举例1: 小明是天河学籍增城户籍的学生,预计中考成绩对应23年600左右。他的意愿是想回天河读高中,所以打算跟天河学籍跨区报考。 下面分析一下小明的选择是否合适。 第三批的示范性高中是面向全市招生的,而第四批招生的公办普通高中则只招本区学生。 天河区的公办高中都是示范性高中,都安排在第三批招生。 23年天河区部分区属公办高中的录取情况如下。 113中(675分),奥林匹克中学(624分),89中(642分),75中(639分)。 也就是说,小明如果中考600分左右,要报考天河的高中,基本没什么机会被录取。 再看看增城区第三四批招生的部分区属公办高中的录取情况。 第三批: 第四批: 很明显,如果以增城户籍报考第三批的增城高级中学(595分),新塘中学(595分),荔城中学(595分),都是有机会录取的,如果以外区生身份报考门槛会更高。 就算发挥稍差,增城第四批的公办高中录取分数线也是比较低的。 所以,如果是小明这种情况,一定坚持要以天河学籍升学,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有可能读不了公办普通高中,以增城户籍跨区报考更合适。 中考成绩在三档线左右或以下的学生,如果想读公办高中,建议选择区属学校录取分数线较低的区域升学。 成绩在一二档线上的学生,则要结合自己更想报考哪些学校综合考虑。 2、结合学生的目标学校和保底学校考虑 举例2: 小强是越秀户籍天河学籍的学生,预计中考成绩在第一梯度线左右,他的目标学校是16中本部。是否应该要跨区报考? 16中本部 2023年的录取分数线,户籍生录取分数线是695,而外区生的录取分数线则是708。 很明显,如果小强以越秀户籍升学,报考16中本部被录取的机会是比外区生大的。 举例3: 小瑜是番禺学籍南沙户籍的学生,预计中考成绩在700分左右,想冲一下仲元、广中等区属龙头,以南沙广附、南沙天元等学校保底。 是否应该要跨区报考? 从2023年的录取情况看,南沙广附、南沙天元的本区录取分数线都在第二梯度线下,而外区生的录取分数线更高。小瑜同学的保底学校以南沙区的学校为主,以户籍生资格报考是更有利的。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知,在考虑是否申请跨区生资格升学时,必须根据自己的成绩情况,结合目标学校和保底学校进行考虑,预防万一。 切记: 考虑以学籍还是户籍报考,和你想报考的学校保持一致是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