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的纠结
期中考试结束了,有些家长面对孩子难看的成绩,很纠结。
有个孩子期中考试总分考了200多分的家长问我,正常来说,孩子是达不到广州普高录取要求的了,还有没有其他渠道可以让孩子读普高?就算花点钱去外地读也行。
普遍的观点认为,能读高中坚决不去读中职。于是尽管孩子成绩达不到读普通高中的要求,家长也要想方设法为孩子找所高中读,寄望孩子高中能逆袭考上好大学。
有句话曾经很流行:愿望是良好的,现实却很骨感。
往年的数据显示,广州普高生参加高考能考上本科的大概是七成左右,如果中考成绩考上普高都勉强的话,指望高中逆袭是否过于奢望?逆袭的学生不是没有,但那绝对是小概率的事件。
勉强读高中,学不进学不下去是大概率的,每年开学一两个月后都有不少家长对我诉说孩子的问题,多数是因为勉强读高中读不下去,出现厌学不想回学校、甚至心理出现问题。换个角度想,如果高中听不懂,学不下去,没丝毫的成就感,又何来读下去的动力?勉强读下去,高考结果也可想而知了。
读三年高中后,还是读个大专,那为什么不考虑提前选中职继而升读大专呢?目前中职早已不是终结性升学,中职更多的是对接高职再升学的。
很多人担心孩子在中职会学坏,没途径考大学。目前的春季高考有些省份已经改名为“职教高考”,更多的面向中职学校招生,中职生通过春季高考也同样可以考大专,甚至考本科。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招生,更是可在中考提前锁定全日制大专院校。
在选择升学路径时,多点自知之明,多去了解,也许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本文主要和大家普及一些中职招生的相关知识。
中职学校的校风如何?
由于生源质量的原因,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可能文化基础比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但是学生总体品德是很好的,正如您的孩子也是品德很好的一样。我们的孩子可能在中学期间成绩没有其他孩子突出,但我们相信,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会重拾信心,在中职学校也可以学有所成。
各中职学校的管理都是比较严格的。例如部分学校配有行为教官、宿管员,以此保障学生安全及规范日常行为。学生上课期间需要将手机放入“手机袋”统一管理,此外,进出校园也有时间规定,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等。
【以上来自群里中职学校老师的解答】
不少人问怎样知道哪些中职学校好,更值得选择?在每年招办发的《高中报考指南》中职招生计划部分,对中职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管辖部门都有标注的,可以找来看看。市教育局直属的9所中职学校管理相对规范些,录取要求也高点。
当然,区教育局直属的中职学校也有不少好学校,省厅管的中专也有不错的,人社局管的技工学校也有一些不错的。这些可逐步的同前辈或通过网络了解一下。
整体比,中职肯定比不上普高,生源已经决定了。但优质中职和普高末端学校比,肯定不会差,甚至更有优势。
中职学校的分类
中职学校很多人都称为职中,又分为职业高中、中专、技校三种类型。
多年前中专毕业可工可干,技校只能当工人,但现在界限也不太明显了。职业高中和中专学校,都是归属于教育局管辖。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归属于人社局(劳动局)管辖。
中职录取顺序 广州实施新中考后,对中职招生更重视了,将中职三二分段等优质中职学位放第一批招生,第一批招生也设置了最低录取控制线。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为465分。 中考中职学校的录取批次顺序是—— 1.第一批第五类别: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 2.普高补录结束后进行第一批的中职补录计划补录 3.第四批中职录取 4.中职补录 从上面的录取顺序可知,如果想尽早锁定中职录取的话,第一批争取三二分段等录取是最有利的。 但有些同学成绩在普高与中职之间,也想搏一下普高批次能否录取,这时就要注意了,第一批的中职志愿一定不要填报,因为一旦被录取了,后面的志愿就作废,也不能参加普高的补录。 普高补录结束进行三二分段等优质中职学位计划的补录,有些三二分段专业计划录满了,也没有补录计划。就算有补录计划的,这时竞争的人多了,录取分数线也会偏高,补录时部分专业补录录取分数线比第一批正常录取高100多分也很常见。 接着是第四批中职剩余计划的录取,如果没报志愿的话,是不可以录取的。第四批中职志愿是之前一起填报的,所以如果有可能读不了普高的学生,第四批中职志愿最好报上。每年都有一些学生,什么学校都没录取时,才后悔没填报中职批次的志愿。 最后是中职注册入学方式的补录,这时要自己去找学校补录是比较麻烦了。 当然也有部分中职学校让学生提前签约交费锁定学位,不参加中考也能入读的,是否选择这种方式,一定要衡量清楚。 【注:还有一个升学途径大家也可关注一下的,那就是省教育厅组织的五年一贯制招生,需要自己密切关注,学校一般不会组织统一报名,需要自己报名并去考试。考上了也可继续参加广州中考并正常填报志愿投档,凭中考成绩录取了,五年一贯制的录取也可以放弃。】 5年制与"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有什么区别?毕业证是否一样? 5年制与"五年一贯制"是有区别的。一些学校说自己是5年制,又说有3+2,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叫法! 高职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叫"五年一贯制"。如果三年在中职、两年在高职叫"三二分段"。 如果某校说我们有5年制、3+2,将来的大专毕业证是业余或成人大专。 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的大专是全日制大专。 部分学校招生时说的3+2、五年制的这些名称,不是区分问题,而是这些名称不是省市教育部门的正式正规名称,只是部分学校自己“冠名”和社会流传而已。省市教育部门的官方正规名称是“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或培养)”和“五年一贯制”为主。教育局系统的公办职校,在招生过程,都是正规和严谨的执行使用省市教育部门官方的统一名称,不会使用“3+2、五年制”的不规范名称的。这个“3+2”是不规范甚至误导家长学生的错误名词,真是够折腾人害死人的。 【以上为中职学校招生老师的提醒】 报读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专业(简称“三二分段”)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按照省考试院的规定,报读三二分段专业,必须是在广东省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报读三二分段专业有两种途径: 一是要填写中考志愿,学校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正式录取,不同专业的分数会有差异。 二是在中考录取结束后,在三二分段专业未录满的情况下,可通过以中考分数为依据、专业加试等形式进行补充录取。具体的录取规则,学校会公布招生章程和选拔办法。请留意学校公众号的信息。 部分学校的某些专业需要面试,一般会考察学生的文化基础,有些学校也会进行考察身高、外形气质等。部分美术类专业要加试。 【以上来自群里中职学校老师的解答】 中职阶段的升学方式有哪些? 1.初中毕业生可以参加“五年一贯制”的考试,考上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进行五年学习,毕业时取得大专学历。 2. 选择中职学校的三二分段试点班,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就读(部分学校的三二分段专业五年学制内,学生均在中职学校培养),全部课程考核通过并考取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获得中职毕业证。这部分学生可以直接升读对口高职院校的对口专业,学制为两年,毕业后取得高职学历。 3.非“三二分段”班的学生,可以在读中职期间,参加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补习,并提前考取相应的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在毕业当年参加“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春季高考),亦可通过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报考全日制高职学历,进入全日制高职院校就读,取得全日制大专学历。部分专业成绩优异学生,还可以录取到本科院校,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 4.学生在中职期间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或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的,可免试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相应专业就读。 5.部分学校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也可以进入该校的国际部,做出国留学的准备。 6.学生也可在毕业后,边参加工作边进修,进入电大、业大、成大等学校提升学历。 【以上来自群里中职学校老师的解答】 各种升学方式有什么区别?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班: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政策,在招生开始前,由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共同制定人才方案,学制共五年。独立编班,学生进入该试点班后,只要中职学段课程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和中职毕业证,就不用再参加高考,直接升读大专。缺点是不可以再重新选择专业。 “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春季高考):中职毕业生,在毕业当年或毕业后,参加省考试院组织的春季高考,主要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俗称“3”),在参加考试报名前,要先取得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或其他符合要求的证书(俗称“证书”)。 优点在于可以自由选择学院和专业,个别专业优秀者可以直接考取本科学历。缺点是准备时间比较长,要兼顾中职课程和备考,此外,能直接在中职考取本科的专业较少,本科学位不多,考取本科难度较大。 五年一贯制: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一般每年3月报名,4月考试。这些学生可以参加当年的中考,参加高中阶段学校的录取。如果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但达到所报考高职学院的录取条件,也不影响中职学校的录取。优点是提前锁定大专学历,缺点是专业比较少。 进入大专学习后,如果参加由全省统考的“专插本”考试,并被录取的,可以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但难度相当大。 其他进入电大、业大、成大等方式进入非全日制学校就读本科提升学历的,称为“专升本”,难度比较小。 【以上来自群里中职学校老师的解答】 中职选择住宿还是走读好? 有老师建议,最好就近选择,能走读尽量不寄宿。为什么这样说呢?读中职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等方面多数是不怎样好的,假如和一帮有各种不良习惯的孩子长期住一起,更容易互相影响,还不如通过家庭教育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 但也不是中职就一定不能住宿,只是相对而言,当然也要结合个人需求来考虑。如果父母实在管不了孩子,选择一所管理相对严格的中职学校寄宿也是不错的选择。 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中职选择这个问题上,选学校,首先要选管理好,校风相对好的学校。不要对中职学校的学风有太高的期望,毕竟生源的层次已经决定了。但我们必须知道,家庭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孩子本质是好的,家长多关怀,也不会那么容易变坏。 另外,在中职专业选择问题上,个人觉得最好选择重实际,重动手能力,和本科专业有差异的。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本科院校不开的,这对就业就非常有帮助。而一些理论性强的专业,将来就业要面对本科生的竞争,能否有优势,自己要考虑清楚了。 在选择中职时,期望值不要太高。虽然有点残酷,但现实就是这样。 有些家长非要为孩子选择普通高中,就算成绩达不到高中的录取要求,也要想办法通过种种途径进入普高,是源自对中职的不了解,在如何为孩子选择升学路径这个问题上,需要家长花点心思去了解,这样选择才不会盲目,才不会被忽悠。 无论如何,家长多关怀孩子,陪伴孩子成长。多付出,肯定会有收获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将来会怎样,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 做家长的不要懒,不要放弃,做孩子的榜样,相信孩子会感受得到,慢慢会变好的。
孩子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家庭教育家长陪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已经错过了孩子最佳培养期,但不能被“静待花开”这些毒鸡汤迷惑了。静待花开的前提是需要辛勤的园丁不断的付出和努力的。